English | 院长信箱 | 联系我们
人才培养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概况

河南科技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原北京拖拉机工业学校。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源于1952年原北京拖拉机工业学校设立的拖拉机工程专科专业;1958年创办原机械部洛阳工学院农业机械系(简称农机系),设立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后划转到农业装备及工程学院)、拖拉机(后调整为汽车拖拉机)本科专业;1972年增设内燃机设计与制造专业(后调整为能源与动力工程);1982年增设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后划转到机电工程学院);1985年增设食品及包装机械专业(后划转到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993年增设汽车运用工程(后调整为交通运输)、工业与民用建筑(后划转到土木与建筑学院)专业;1994年增设建筑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后划转到土木与建筑学院);1995年增设工业设计专业(后划转到艺术与设计学院);1996年增设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后调整为能源与动力工程); 1999年增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后划转到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00年增设包装工程专业(后划转到艺术与设计学院);2001年增设车辆工程本科专业;2008年增设农业电气及自动化(后划转到农业装备与工程学院)本科专业;2012年增设能源与动力工程(热能工程方向)本科专业;2023年增设智能车辆工程本科专业;2024年增设智能运输工程本科专业;2025年增设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

学院下设“车辆工程”、“智能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交通运输”和“智能交通运输工程”5个本科专业。车辆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第二批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交通运输为河南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车辆工程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并入选2024年河南省第二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机械设计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车辆工程教研室为省级虚拟教研室,车辆工程教研室、能源与动力工程教研中心、机械原理及设计教研中心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长期以来,学院秉承“立德树人、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遵循“突出特色,提高水平,直接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思想,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载体,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科学研究为驱动,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面向行业产业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近2万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经过70余年的发展,学院形成了高水平的教学团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拥有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和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和特色明显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成效突出。与中国一拖、宇通客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中国重汽等行业龙头企业密切合作,携手打造面向产出的工程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等各类省级以上精品课程10门;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优秀教材2部;省级校外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2个;省级课程思政特色化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

毕业生基础扎实,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强,就业率位于全国高校前列,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学院本科毕业生约30%考取国内重点院校研究生,部分毕业生出国深造。学院坚持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计划大赛三大赛为引擎,以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为两翼,协同推进,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以赛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各类国家级赛事,成绩斐然。学院组建有“河洛风”赛车队,是河南省第一支大学生赛车队,近万名各专业学生先后在河洛风赛车队进行学习和实践,取得突出成绩。学院涌现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大型骨干企业董事长在内的一批杰出校友,专业知名度和美誉度逐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