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姓名:高建平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6.10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职称:教授 博导 硕导
职务:河南省智能电动车辆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学院/专业: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
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
邮政编码:471000
联系电话:13676926113
电子邮箱:gaojp@haust.edu.cn
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0105900),高性价比商用车混合动力系统开发与整车集成,2018.05-2020.12,已结题,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2A2069),车路云一体化的自动驾驶汽车远程接管与协同控制方法研究,2023.01-2026.12,在研,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2071170),智能网联汽车社交隐私保护与信任管理机制,2021.01-2024.12,在研,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培育项目(U1604147),面向全寿命周期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多目标优化控制策略研究,2017.01-2019.12,已结题,主持;
[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7YFB0103802),动力电池全气候环境安全和高效应用管理策略研究,2017.07-2020.12,已结题,主持;
[6]国家863计划子课题(2012AA111603),面向新型商业模式示范城市的纯电驱动客车优化,2013.04-2014.12,已结题,主持;
[7]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224200510014),全工况适应的商用车混合动力总成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2022.01-2023.12,在研,主持;
[8]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9HASTIT02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先进设计理论及整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2019.01-2021.12,已结题,主持;
[9]郑州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子任务(2021KJZX0060-8),自动驾驶车辆测试场景构建与实时模拟仿真,2022.01-2024.12,在研,主持;
[10]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委托项目(CF2016-016D-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检测工况研究与开发——郑州市城市数据采集,2016.11-2017.12,已结题,主持;
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1]J-P Gao,G-M G Zhu,E G Strangas,F-C Sun. Equivalent fuel consumption optimal control of a serie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J].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D: Journa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2009,223(8).
[2]Jianping Gao,Yongzhi Zhang,Hongwen He. A Real-Time Joint Estimator for Model Parameters and State of Charge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in Electric Vehicles[J].ENERGIES, 2015, 8(8): 8594-8612.
[3]Jianping Gao, Hongwen He. Comparison of Nonlinear Filtering Methods for Estimating the State of Charge of Li4Ti5O12 Lithium-Ion Battery[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Theor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2015(Pt.20):485216.1.
[4]Jianping Gao, Zhenhai Xu, Xiaojie Gao. Control Strategy for PHEB Based on Actual Driving Cycle with Driving Style Characteristic[J]. Journal of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9(1):1-14.
[5]高建平,何洪文,孙逢春,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机电耦合系统归类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28(3):197-201.
[6]高建平,葛坚,赵金宝,郗建国,复合电源系统功率分配策略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5,49(07):17-24.
[7]高建平,赵金宝,杨松,郗建国,基于驾驶意图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控制策略[J].机械工程学报,2016,52(24):107-114.
[8]高建平,孙中博,张磊敏,郗建国,基于实际工况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参数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7,51(07):130-139.
[9]高建平,丁伟,孙中博,郗建国,基于道路工况优化的混合动力公交车控制策略[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51(11):2265-2275.
[10]高建平,孙中博,丁伟,郗建国,车辆行驶工况的开发和精度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51(10):2046-2054.
[11]高建平,张磊敏,孙中博,郗建国,基于工况影响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优化[J].中国机械工程,2017,28(15):1770-1777.
[12]高建平,高小杰,郗建国,融合车、路、人信息的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估算[J].中国机械工程,2018,29(15):1854-1862.
[13]高建平,徐振海,雷朝阳,郗建国,采用安全态势评估的PHEV节能控制策略[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9,53(07):108-117.
[14]高建平,孙家辉,徐振海,郗建国,基于行驶工况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控制参数自动化标定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20,31(06):631-637.
[15]高建平,余佳衡,孟垚,郗建国,电动车辆控制参数自动优化标定系统的研究及验证[J].中国机械工程,2022,33(01):118-125.
[16]高建平、李高鹏,汽车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应用与解决方案(上、下)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ISBN:978-7-111-57925-0;ISBN:978-7-111-57442-2)
[17]高建平,郗建国,吴延峰,新能源汽车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ISBN:978-7-111-71794-2)
[18]高建平,新能源汽车技术100问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ISBN:978-7-111-61425-8)
[19]高建平,郗建国,电动汽车关键技术200问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ISBN:978-7-111-61881-2)
[20]何洪文,曾小华,赵治国,高建平,凌和平等,电动汽车工程手册(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整车设计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ISBN:978-7-111-63870-4)
发明专利及国家标准:
[1]高建平,电动车辆动力系统及其两挡变速动力传动装置,ZL 2012 1 0496720.2,2016-02-10.
[2]高建平,刘振楠,位跃辉,一种驾驶员在环车辆性能优化仿真试验系统.ZL 2013 1 0004570.3,2015-08-12.
[3]高建平,孟垚,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方法,ZL 2020 1 1289194.3,2021-11-09.
[4]高建平,徐鑫,徐立友,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方法,ZL 2020 1 1289392.X,2022-05-13.
[5]高建平,杜立华,郗建国,刘攀,刘少华,一种车辆工况的构建方法,ZL 2021 1 1052050.0,2022-12-02.
[6]高建平,余佳衡,郗建国,一种混合动力无人驾驶车辆的控制参数自动标定方法,ZL 2021 1 0138970.8,2023-02-28.
[7]高建平,谢诏玺,宋传杰,吴延峰,郗建国.一种无人驾驶车辆自动换道超车轨迹规划方法,ZL 2021 1 1172902.X,2023-05-02.
[8]高建平,陈慧勇,郑维,李高鹏,朱光海,混合动力发动机,ZL 2010 1 0587059.7,2016-01-20.
[9]高建平,秦学,李高鹏,朱光海,程相,康娟,曾升,左利峰,一种新型双源无轨电车及其动力系统,ZL 2014 1 0263877.X,2017-04-05.
[10]李飞强,高建平,李高鹏,朱光海,李维国,一种基于串并联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ZL 2015 1 0003061.8,2015-05-06.
[11]吴浩,高建平,张晓伟,苏常军,杨学青,刘海龙,一种车辆及其轮边驱动系统和轮边驱动扭矩分配方法:ZL 2015 1 0216703.2,2015-07-22.
[12]邢玲,高建平,贾晓凡,吴红海,姚景龙,赵康,黄元浩,一种社交车联网中基于位置隐私保护的兴趣点推荐方法,ZL 2021 1 0620191.1,2021-08-06.
[13]邢玲,高建平,吴红海,贾晓凡,姚景龙,赵康,黄元浩,一种基于位置隐私保护的社交车联网通讯组建立方法,ZL 2021 1 0643057.3,2021-08-24.
[14]刘凌,何云堂,王坤俊,兰昊,查保应,汪伟,易茂明,丁传记,高建平,程相,魏长河,宁书崎,方元华,康燕语,林必生,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商用车 技术条件(GB/T 34598-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7.
[15]刘志超,郑天雷,高东志,郝斌,禚爱红,龚刚,刘昱,熊演峰,王凤滨,唐竞,沈明,于晗正男,王士奇,安晓盼,柳邵辉,杨建军,贾莉洁,杨英慧,徐达,杜康,方媛,徐小六,高建平,樊杰,郭晓勐,边浩东,王丹,吴相昆,叶红宇,徐金梅,吴浩,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GB/T 19754-2021),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1.
主要科技奖励:
[1]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5,排名第4;
[2]商用车高性能机电复合动力传动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南省人民政府,2022,排名第1;
[3]纯电动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系列化产品应用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年,河南省人民政府,2014,排名第3;
[4]混合动力电动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系列化产品应用,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南省人民政府,2013,排名第3;
[5]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整车应用,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人民政府,2019,排名第1;
[6]新能源汽车总成与控制关键技术及系列化产品应用,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人民政府,2017,排名第1;
[7]一种双源无轨电车及其动力系统,中国专利优秀奖,国家知识产权局,2020,排名第3;
[8]一种双源无轨电车车载能源充电控制方法,河南省专利二等奖,河南省人民政府,2022,排名第3;
[9]行星混联混合动力系统高效机电耦合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22,排名第3;
[10]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一等奖,河南省教育厅,2017,排名第1;
人才称号及荣誉:
[1]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河南省委组织部,2021;
[2]河南省认定高层次人才(B类:领军人才),河南省人社厅,2020;
[3]河南省高校特聘教授,河南省教育厅,2019;
[4]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人民政府,2016;
[5]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2015;
[6]河南省优秀博士后,河南省人社厅,2010;
[7]第九批洛阳市优秀专家,洛阳市委组织部,2019;
[8]洛阳市认定高层次人才(B类:领军人才),洛阳市人社局,2019;
[9]洛阳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个人,中共洛阳市委、洛阳市人民政府,2023;
[10]河南省科技创新人物,河南日报社,2016;
主要学术兼职:
[1]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技术委员会委员;
[2]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委员;
[3]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理事、副秘书长;
[4]河南省装备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5]World Electric Vehicle Journal客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