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院长信箱 | 联系我们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列表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专任教师 >> 专任教师列表 >> 正文

李哲

发布时间:2025-04-01 13:43:33 点击:[]


个人信息:

姓名:李哲

性别:女

学历:博士研究生 学位:工学博士

专业:交通运输工程

E-mail:9906397@haust.edu.cn

个人简介:

李哲,女,1992年生,河南安阳人,现任交通运输系副主任。主要从事交通大数据分析、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自动驾驶等方向研究。主讲《大数据分析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本科生课程及《交通仿真技术》等研究生课程。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等项目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十余项,获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等奖项。

教育与工作经历:

2022.09-至今,  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讲师

2015.09-2022.07,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工学博士

2011.09-2015.06,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交通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研究方向:

[1] 交通大数据分析

[2]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3] 交通信号与控制

[4] 自动驾驶感知、自动驾驶场景

研究项目:

[1] 基于数字孪生的自动驾驶场景生成与测试评价研究,河南省科技攻关,2025/01-2026.12,主持

[2] 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研究,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2023/03-2024/03,主持

[3] 国内外货运物流规划先进经验对洛阳市产业发展借鉴案例研究,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2023/01-2023/12,主持

[4] 河南省多式联运发展效果评价研究,横向项目,2024/01-2024/12,主持

[5] 河南省重点港口“公转水”转移模型研究项目,横向项目,2024/01-2024/12,主持

[6] 河南省内河港口与临港产业发展情况分析研究项目,横向项目,2024/01-2024/12,主持

[7] 复杂环境下智能网联公交系统数字孪生与协同优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4/01-2027/12,参与

[8] 车路云一体化的自动驾驶汽车远程接管与协同控制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3/01-2026/12,参与

[9] 全工况适用的商用车混合动力总成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2022/01-2023/12,参与

[10] 新能源环卫专用车底盘上装一体智能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课题,2024/01-2026/12,参与

[11] 面向自动驾驶的多模态感知计算关键技术研究,河南省科技攻关,2025/01-2026/12,参与

[12] 自动驾驶车辆关键技术研发及多场景示范,郑州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2022/01-2024/12,参与

[13] 基于活动表现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TOD发展模式评价及优化——以上海为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01-2024/12,参与

[14] 基于行为效应空间差异的共享交通体系格局优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01-2023/12,参与

[15] 厦门市货运交通系统规划(2020-2035),厦门市国土空间规划专项,2017/11-2019/12,参与

[16] 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厦门市公共交通客流动态监测与出行特征分析,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2017/06-2019/12,参与

代表性论文:

[1] Li, Z.; Ji, X.; Yuan, S.; Fang, Z.; Liu, Z.; Gao, J.* A Green Wave Ecological Global Speed Planning under the Framework of Vehicle–Road–Cloud Integration. Electronics 2024, 13, 3516. https://doi.org/10.3390/electronics13173516.

[2] 李哲, 苟杨扬, 李震尧, 李敖, 岑威, 高建平*. 车联网公交系统动态时空优先控制研究.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24, 24(05): 56-64. DOI:10.16097/j.cnki.1009-6744.2024.05.006.

[3] Li, Z.; Shi, Z.; Gao, J.*; Xi, J. Research on Regenerative Braking Control Strategy for Single-Pedal Pure Electric Commercial Vehicles[J]. World Electr. Veh. J. 2023, 14, 229. https://doi.org/10.3390/ wevj14080229.

[4] Gao, J.; Liu, N.; Li, H.; Li, Z.*; Xie, C.; Gou, Y. Reinforcement Learning Decision-Making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Based on Semantic Segmentation. Appl. Sci. 2025, 15, 1323. https://doi.org/10.3390/app15031323.

[5] Zhe Li, Weifeng Li, Qing Yu.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Fare Discount Schemes to Metro Transit Ridership based on Structural Change Analysis.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21, vol.10. http://doi.org/10.1155/2021/9579325.

[6] Dongyuan Yang, Zhe Li, Zhengyu Duan*.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 of Bus Travel Demand Using a Low-Rank and Sparse Matrix Decomposition Method[C], 2019, Transportation Record Board, Washington DC.

[7] Dongyuan Yang, Zhe Li, Weifeng Li*. The Variation Features of Bus Ridership after the Opening of New Metro Lines: a Case Study in Xiamen, China[C], 2019, Transportation Record Board, Washington DC.

[8] Zhe Li, Qin Yu, Weifeng Li. Portraits of spring festival travel rush data: a case study in Xiamen, China [C], 2021,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World Congress, Singapore.

[9] 李哲, 李玮峰. 公交惯常出行与随机出行时空分布差异[J]. 综合运输, 2022(005):044.

[10] 黄永燊,李哲,李健. 轨道开通后跨海通道公交方式结构变化研究——以厦门市为例[J]. 综合运输, 2020, v.42(11):131-136.

科研奖励:

[1] 2021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

[2] 2021年度福建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二等奖


上一条:赵思夏 下一条:李海召